Internet起源与基础
来源:尚品中国
类型:网站百科
时间:2014-06-18
1. Internet的起源
从某种意义上讲,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1962年,美国国防部在军事上为了对抗前苏联,提出设计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构想,即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节点或通信线路被摧毁后,其他指挥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指挥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节点或信息线路而继续保持联系。
1969年,为了对上述构想进行验证,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资助建立T一个名为ARPANET(阿帕网)的实验网络,当时其主要构成只有位于美国不同地理位置的4台主机。这个ARPANET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ARPANET接人的主机数多达40个,其实现的功能:虚拟主机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即Internet的E-mail应用);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可发送大文本文件(即Internet的FTP应用);一台计算机可以模拟远程另一台计算机的终端来使用远程计算机上的资源(即Internet的远程登录Telnet应用)等。由此可见,E-mail, FTP和Telnet是ARPANET上较早出现的应用工具,在今天Internet应用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RPANET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其实验的成功莫定了Internet的基础理论。在技术上,ARPANET给予Internet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TCP/IP协议的可行性应用,为Internet第一次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Internet的甚础
20世纪80年代初,ARPANET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其具有军用性质并且受控于美国政府网站制作机构,使得那些没有取得美国联邦机构合作合伺的研究机构或学校均无法接人.为T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投人大量资金建立了6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并介人国家骨干网络的建设,通过56kbps的通信线路将这6个超级计算机中心连接起来,建立了NSFNET网,并且应用了在ARPANET网中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了实现资源的最大共享井鼓励并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接人NSFNET.从1986年至1991年,NSFNET的子网从100个迅速增加到3000多个。
1986年,NSFNET建成后正式营运,实现了与其他巳有的和新建的网络的互联和通信,成为今天Internet的基础。
1990年6月,NSFNET全面取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可以这样说,NSFNET的出现,给予Internet的最大贡献就是向全社会开放,它准许各大学或私人科研机构网络的接人,促使Internet迅速地商业化并有了第二次飞跃式发展。
3. Internet初期结构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美国早期的四大骨干网互联并对外提供接人服务,形成Internet初期的基本结构,其示意图如图1-4所示。
中间部分是Internet在美国的4个平台,构成了Internet早期的骨干网,它们分别是美国著名的通讯公司网(Sprint link)、能源科学网(ESNET)、国家宇航科学网(NASASI)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网(NSFNET)左、右两端分别是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及其他地区实现连接的4个交换中心。这4个交换中心分别是两个联邦Internet交换中心(Federal Internet Exchange, FIX-E与FIX-W)、一个全球Internet交换中心(Global Internet eXchange, GIX)和一个商业Internet交换中心(Commercial Internet Exchange, CIX) ,由Internet初期结构图可知,Internet起源于美国,并由此通向世界,最后形成由世界各国的网络互联的一个大的逻辑网。Internet发展到今天,它已经不属于哪个国家或哪个具体的国际实体,而是一个全球的信息资源汇总。它基于共同的通信协议(TCP/IP),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为全世界提供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从某种意义上讲,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1962年,美国国防部在军事上为了对抗前苏联,提出设计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构想,即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节点或通信线路被摧毁后,其他指挥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指挥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节点或信息线路而继续保持联系。
1969年,为了对上述构想进行验证,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资助建立T一个名为ARPANET(阿帕网)的实验网络,当时其主要构成只有位于美国不同地理位置的4台主机。这个ARPANET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ARPANET接人的主机数多达40个,其实现的功能:虚拟主机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即Internet的E-mail应用);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可发送大文本文件(即Internet的FTP应用);一台计算机可以模拟远程另一台计算机的终端来使用远程计算机上的资源(即Internet的远程登录Telnet应用)等。由此可见,E-mail, FTP和Telnet是ARPANET上较早出现的应用工具,在今天Internet应用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RPANET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其实验的成功莫定了Internet的基础理论。在技术上,ARPANET给予Internet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TCP/IP协议的可行性应用,为Internet第一次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Internet的甚础
20世纪80年代初,ARPANET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其具有军用性质并且受控于美国政府网站制作机构,使得那些没有取得美国联邦机构合作合伺的研究机构或学校均无法接人.为T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投人大量资金建立了6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并介人国家骨干网络的建设,通过56kbps的通信线路将这6个超级计算机中心连接起来,建立了NSFNET网,并且应用了在ARPANET网中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了实现资源的最大共享井鼓励并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接人NSFNET.从1986年至1991年,NSFNET的子网从100个迅速增加到3000多个。
1986年,NSFNET建成后正式营运,实现了与其他巳有的和新建的网络的互联和通信,成为今天Internet的基础。
1990年6月,NSFNET全面取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可以这样说,NSFNET的出现,给予Internet的最大贡献就是向全社会开放,它准许各大学或私人科研机构网络的接人,促使Internet迅速地商业化并有了第二次飞跃式发展。
3. Internet初期结构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美国早期的四大骨干网互联并对外提供接人服务,形成Internet初期的基本结构,其示意图如图1-4所示。

中间部分是Internet在美国的4个平台,构成了Internet早期的骨干网,它们分别是美国著名的通讯公司网(Sprint link)、能源科学网(ESNET)、国家宇航科学网(NASASI)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网(NSFNET)左、右两端分别是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及其他地区实现连接的4个交换中心。这4个交换中心分别是两个联邦Internet交换中心(Federal Internet Exchange, FIX-E与FIX-W)、一个全球Internet交换中心(Global Internet eXchange, GIX)和一个商业Internet交换中心(Commercial Internet Exchange, CIX) ,由Internet初期结构图可知,Internet起源于美国,并由此通向世界,最后形成由世界各国的网络互联的一个大的逻辑网。Internet发展到今天,它已经不属于哪个国家或哪个具体的国际实体,而是一个全球的信息资源汇总。它基于共同的通信协议(TCP/IP),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为全世界提供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来源声明:本文章系尚品中国编辑原创或采编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尚品中国。以上内容部分(包含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010-60259772)。
TAG标签:
最新文章
-
09-10 \ 2024
企业网站设计与开发中的数据库设计关键要素剖析
在企业网站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网站的性能、数据管理效率以及未来的扩展性。以下是数据库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素。 -
08-01 \ 2023
节日专题网站建设方案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利用互联网平台展示和传播节日文化。一个精心设计的节日专题网站能够为用户带来丰富的节日体验,增加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个节日专题网站的建设方案。 -
07-25 \ 2023
科研院所网站建设方案
科研院所网站建设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院所特点和目标来设计,以下是一个一般性的科研院所网站建设方案,供参考:需求分析: 首先,确定科研院所网站的目标受众、主要功能和需求。明确网站所要传达的信息,例如研究成果、项目介绍、团队成员、学术活动、合作伙伴等。